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舷內外 > 正文

江科大:永不褪色的“船魂”
2013-07-18 07:42:27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蛟龍號”的潛航試驗一步步突破深海,這令國人驕傲,也令世界震驚。一提起振奮人心的“蛟龍號”,就讓記者想起江蘇科技大學,它的前身是我國唯一一所以船舶工業命名的高等學府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八十載風雨歷程,一代代江科大人,在永不褪色的“船魂”精神引領下,撐起了中國船舶事業的半壁江山。

何為“船魂”?“立足船舶、情系國防,肩負使命、奮發圖強。”學校黨委書記王建華教授的回答擲地有聲。

在“船魂”精神中奮進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學校,學校與國家船舶事業共奮進。近年,學校將發展目標定位為“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立志培養優秀的造船工程師。

校史記錄了江科大人將“船魂”精神薪火相傳:老校友、704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劉文定,參加氫彈效應試驗,為中國首次水下爆炸實驗成功測出完整數據,設計了中國第一臺三向簧片儀;老校友、431廠廠長李天寶,長期奮斗在水下艦艇生產一線,曾擔任某型核潛艇的總監造師,為海軍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1986屆畢業生、中國艦船研究院研究員王瑾,主持參與了多項導彈驅逐艦的設計研制工作,先后獲得十余項國防科研成果獎……

校長王自力教授坦言:“作為江蘇唯一一所培養船舶類高級專門人才的學校,培養服務于船舶行業的人才,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國內知名骨干造船企業中近50%的船舶技術領域拔尖人才或管理領域的骨干均是該校畢業生。

在創新實踐中前行

實現海洋強國夢,人才是關鍵。而人才培養,創新是關鍵。為此,學校作出如下舉措:

一是擴大轉專業靈活性。新生入學后,有兩次轉專業的機會,這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重新選擇人生方向;二是推進校際學分互認。學校與法國、烏克蘭等國外大學及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實行學分互認制,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享受更廣泛的優質教育資源;三是將研究生導師制引入本科階段。每位本科生都有一位導師,學生可以提前接觸到自己專業的最新科研動態,有方向有重點地架構專業知識。

船舶設計制造創新實驗室、船舶模型館、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創業基地……一個個小巢,不斷筑出創業創新成果。

在學用結合中服務社會

“篤學明德、經世致用”,八字校訓字字鏗鏘。“讓所學為所用,服務社會,這是"船魂"精神再度提升。”王建華教授直言,在學校歷史上,一生只為一件事,全身心撲在服務社會事業上的人不勝枚舉。

“像戰士一樣奉獻”的景榮春,在與癌癥斗爭的6年里,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完成了《材料力學簡明教程》《理論力學》等兩百萬字以上的著作,主持完成的國家級重大攻關設備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國計量研究院研究員陳永江,20余載孜孜不倦地從事圓錐研究和推廣運用,發明了國內最高水平的圓錐量規錐度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賢人引路,后人奮進。學生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生物源植物生長物質冠菌素》項目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截至今年6月,該校學生已獲得“挑戰杯”等全國獎20多項,申請專利3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