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和,國裕船舶的國際船東夢
2013-05-08 14:56:38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欲和國外航運公司攜手
貿易風報道稱,揚州國裕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老總王衛和有意通過與國外航運公司攜手成為更國際化的船東。他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目前為止國裕已經在海外注冊了3家航運公司,其中2家合資1家獨資。
王衛和旗下公司目前擁有18艘船,主要在中國沿海及內河運送煤炭和鐵礦砂。他希望與更多經驗豐富的知名航運公司合作。國裕船廠之前與德國船東 Nordic Hamburg Shipping (NHS)合作成立了Guoyu Nordic Shipping (GNS),并與Bergen Capital攜手創辦了Bergen Yangzhou Supramax Carrier.其中GNS 成立于2009年末,總部位于漢堡。Bergen Yangzhou 3年前成立于奧斯陸。此外,國裕在香港也有一家獨自擁有的分支機構,稱為國裕集團(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國裕是GNS和Bergen Guoyu的大股東。GNS旗下有2艘超靈便型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和l艘靈便型散貨船,Bergen Guoyu擁有2艘超靈便型散貨船。國裕香港有4艘57萬噸級的散貨船在運營之中,并且全都租給了亞洲和歐洲公司,租期為2-4年。
該公司總裁David Fu介紹稱,創辦合資企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協助國裕建立國際企業。他表示,國裕在國外航運業沒有太多經驗,希望這些合資企業,能幫助國裕拓寬貿易,壯大船隊。
據了解,國裕集團(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擁有4條5.7萬噸級船舶,運力22.8萬噸,資產1.2億元美金,承擔著集團“從國 內江海直達運輸走向國際遠洋運輸”的重任。未來兩年,香港國裕將緊抓機遇、利用集團造船和江海直達運輸優勢、加強同國內外大型企業的合作,計劃發展 10-14艘靈便性船舶和巴拿馬型船舶,運力達到60萬噸,為使集團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的綜合物流企業運輸而努力。
鼓勵船東在市場不景氣時下單造船
王衛和并不隱諱目前市場對新船的需求低迷,但他表示,如果有客戶愿意長期合作,或許會考慮以微利替他們造船。王衛和稱,建立合作關系可方便國裕向其 他公司推銷自己的船。他表示,靈便型和大靈便型船都是國裕自己建造,采用自己設計的環保節能船。當其他航運公司運營這些船舶之后,就能體會到這些船節能效 率有多高。
行業人士認為,國裕與這些公司結成聯盟或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合資企業能在新船市場的需求普遍低迷時,幫助船廠充實訂單簿。此外,GNS2012年在國裕訂造了5艘37500載重噸的靈便型船訂單,交付期定在明年下半年。
據了解,國裕投資新船的另一個目的是幫助船東在造價處于低位之際,獲得資金建造節能船。通常像國裕這樣的船廠會為新船墊付一部分資金,從而鼓勵船東在市場不景氣之時下訂單。
王衛和于2005年造船業鼎盛時期創立國裕,一開始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公司的造船需求。他旗下有個物流公司,負責從北到南及沿著內河為武漢鋼鐵廠運送鐵礦砂。
王衛和還稱,盡管市場下跌,他從未后悔過涉足造船業務。“所有的生意都有它們的周期,沒人能真正預測結果,”他說。“我們發展國裕的目的不僅僅是抓住市場良機,也包括為自己及其他公司建造優質的船。”
王衛和其人
王衛和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翻開他的履歷從中可以發現這一點:1984年至1988年任江蘇鹽城制線廠廠長,1988年至1990年任江蘇鹽城毛巾 廠廠長,1991年至1994年任江蘇鹽城華僑經貿公司經理……雖然在國營企業干得得心應手,可一心想創出一番事業的他,毅然于1995年下海創辦了上海 國裕實業有限公司從事鋼材貿易,由于成為武漢鋼鐵廠的區域代理商,王衛和將公司總部設在了武漢,并于1996年成立了武漢市國裕物資貿易有限公司,鋼材貿 易讓王衛和掘取了創業的第一桶金。王衛和是個眼光敏銳的人,在與武鋼合作的過程中,他了解到其進口的鐵礦石數量大,且每年呈遞增的趨勢,并完全依賴由海中 轉進江的水運方式,成本高,礦損大,運轉效率低,急需大量的江海直達船舶。針對這一狀況,他結合自身與鋼廠多年合作中形成的優勢,于2001年,成立了武 漢江裕海運發展有限公司,2003年3月,在該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武漢國裕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建造江裕公司所需船舶過程中,王衛和發現各船廠訂單 已排到3年以后,造船行業前景看好,而集團下屬的鋼貿企業在鋼材采購上又有成本優勢,同時江裕公司的發展也急需建造大量的船舶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于 2005年6月成立了揚州國裕船舶(位置 評論 新聞)制造有限公司,形成了包含鋼貿、運輸、造船三個行業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