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下半年集裝箱運輸市場上行“添”阻力
2013-08-07 16:41:41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速有所放緩

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較上年有所改善,但在國際經貿形勢錯綜復雜的環境下,仍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國內要素成本的上升削弱部分出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出口商品市場需求有所收縮,沿海地區一些出口產業及訂單向境外轉移。此外,由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而引發的人民幣升值,由貿易保護主義產生的一系列貿易救濟調查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發展。

有對外貿易風向標之稱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成交情況也預示著下半年形勢不容樂觀。根據第113屆春季廣交會成交統計,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為355.4億美元,較去年春季廣交會下降1.4%。其中,歐美日等傳統市場成交額繼續下降,與歐盟采購商成交額下降4.9%,與美國采購商成交金額下降0.5%,與日本采購商成交金額下降12.6%。對多數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與金磚四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采購商成交額上升6.0%,與中東國家成交額增長3.8%,但與東盟成交額下降6.5%。此外,由于受世界經濟復蘇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強,各國居民消費信心恢復不足等影響,國外采購商下單依然謹慎,加上商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匯率波動頻繁等因素,國內企業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不敢接長單,導致本屆廣交會所簽訂單中,中短單占比居高不下,長單占比依然偏低。

總體而言,2013年我國外貿仍將保持較為平穩的發展勢頭,但增速可能比去年有所回落。我國國際集裝箱出口運輸需求增速也將隨之放緩,下半年市場供需關系可能進一步向供大于求的方向傾斜,市場基本面對行情上升的支撐力度不足,班輪公司對艙位供給的控制及主動推漲將成為支撐運價上升的主要動力。

三大航線運價走勢難提振

歐洲航線:歐元區內部不平衡仍在繼續,中歐貿易較難擺脫目前的下滑狀況。德魯里預計,全年歐洲、地中海航線運輸需求約為1331萬TEU,同比下降0.2%。而上半年班輪公司大船投放量猛增,即使下半年新船下水數量減少,供大于求的形勢也較難改變。船公司步調一致的漲價行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運價上升,但單方面的漲價行為難有較長時效,且下半年交付的適航船舶船型多為16000~18000TEU型,航線經營的單箱成本將進一步下降,為船公司低價攬貨提供下調空間。7~8月傳統旺季將成為今年運價走勢的重要契機,而班輪公司的自律成為漲價成敗的關鍵,期間如果班輪公司為爭奪份額重開價格戰,全年運價走勢將難以提振。

北美航線:美國經濟總體形勢向好,中國對美國出口運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據德魯里預測,2013年太平洋航線東行運輸需求約為1484萬TEU,同比增長2.9%。但部分歐洲航線退役運力進入可能進一步增加北美航線運力膨脹,自美西航線“加船減速”措施臻于極限后,美東航線上船公司繞航蘇伊士運河的措施也可能逐步趨于飽和,供大于求的形勢預計難有改觀,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的運價下行壓力可能加大。

日本航線:2013年,日本政府“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受此影響中國出口至日本集裝箱運輸需求也將表現低迷。加上長期以來日本航線運力過剩積重難返,供求關系難現轉好趨勢,運價可能保持低位震蕩走勢。

運力膨脹壓力不容小覷

按說,在幾大運輸市場中,集裝箱運輸市場的日子理當好過些。但從今年的走勢來看,集運市場運力膨脹的壓力不容小覷。起因不僅是運力增速大于運輸需求增速,更主要的是集運企業再度轉向“搶份額”的發展思路,在運輸需求不振、萬箱大船不斷交付以及集運企業“價格戰”再啟的三重壓力下,導致運價大幅下滑。因此,對于集運企業來說,決不可對運力過剩掉以輕心。

據權威機構預測,2013年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船隊規模的擴大速度仍高于需求增長速度,尤其是在大型船舶大量交付、閑置運力陸續釋放的背景下,運力規模的大幅增長將導致供大于求的狀況進一步加劇。這不是聳人聽聞。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比增5.0%,而集裝箱船舶運力比增6.5%。雖然兩者數據相差并不明顯,但足以令運價低迷,進而影響集運企業業績。

由此可見,運力膨脹壓力不僅不容小覷,而且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遏制。集運企業要摒棄打價格戰的作法,加快淘汰老舊船舶,嚴格控制新船投放,聯手實施漲價計劃,并加強企業自律。如此,才能真正消減運力膨脹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