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洗牌中厚板廠商“謀變”
2012-07-17 16:32:45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前不久,一則關于“浙江金港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申請破產”的新聞再一次將國內造船行業推到“風口浪尖”。但作為從事鋼鐵行業的人士,其實,這則消息早在預料之中,因為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早就接觸到過許多類似的情境。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給造船業帶來的打擊是不能簡單地用“重創”二字來形容的,回想當初,一批主營造船板(產品庫 求購 供應)的企業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倒閉、關門。
隨著造船行業繼續委靡以及前期訂單的逐漸消化,一線鋼廠的品種板接單情況每況愈下,許多廠家開始重新軋制一些低附加值的普碳板或低合金板。
而今,造船業再起波瀾。作為臺州市最大規模的出口船舶企業,浙江金港船業有限公司的申請破產可能預示著國內造船行業的大規模淘汰、重組時代已經來到,這也牽動著眾多鋼鐵同仁的心。
為此,筆者對中厚板(產品庫 求購 供應)生產廠商需要做的轉變進行了分析。
1.墊資模式的轉變
在了解了造船企業的危機之后,作為供應商的鋼鐵行業人士,不管是鋼廠還是貿易商,此時的營銷策略已經需要改變了,其實大多數朋友的營銷策略早已發生了轉變。以往將造船企業視為優質客戶的做法同樣需要重新審視,以免自身受牽連被拖垮。“墊資”這個模式的風險變得相當大,回憶浙江金港船業有限公司申請破產的時候,有幾個朋友告訴筆者:“自己也受到了牽連,所幸供貨量不多,影響不大。”后期靠終端墊資生存的鋼貿企業日子也會難熬,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2.產線軋制品種變化
由于造船行業的委靡,鋼廠的品種板銷售壓力巨大,但原有的軋機線又不能一直閑置,故而,許多鋼廠將原本軋制造船板的產線改軋普碳板或者低合金板材。事實上,濟鋼、湘鋼等大型鋼廠已經開始如此操作,這也導致了國內市場普碳板競爭壓力急劇上升,價格競爭日趨白熱化。
3.鋼廠銷售模式需要改變
因為軋制普碳板的鋼企競爭越來越激烈,鋼廠原有的協議模式也受到沖擊,“一單一議”和“保價協議”因為更具有市場吸引力而被逐漸采納。另外,鋼廠直接參與市場銷售的模式也在推廣。比如,萍鋼在各地開設銷售公司直接經銷中板;其他鋼廠也在嘗試效仿此種模式。
4.淘汰、重組進行時
曾經在造船行業紅火的時候,國內鋼廠紛紛新增或整改中厚板產線。2007~2009年也是國內中厚板設計產能急劇膨脹的時期,但是,造船業“急轉直下”導致產能絕對過剩,長期閑置或不達產的企業非常之多,這也決定了鋼廠整合難以避免。其實許多鋼廠,特別是二線調坯軋材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個別鋼廠甚至已經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