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造船業擱淺
2012-05-27 13:41:55 來源:華夏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隨著經濟氣溫下降,中小船廠越來越劃不開槳了。
5月24日,《華夏時報》記者在樂清隨機走訪了幾家造船廠,只看見空空蕩蕩的船塢,沒有船也沒有人,曾經挑燈夜戰、焊光頻閃的熱鬧景象一去不返。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三大造船指標均同比下降。全國造船完工量為11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5%;承接新船訂單量為55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8.7%;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42億載重噸,同比下降25.3%。
樂清市船舶工業協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造船業只是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在浙江,許多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當資金和訂單斷裂時,幾乎沒有任何支撐的力量。
停工停工
浙江合興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的董事長陳存裕已經很久沒在辦公室呆著了。這位臺州市船舶工業協會會長、省造船工程學會常務理事,近日為了船舶行業的不景氣,四處奔波。
當不景氣的龍卷風席卷而過,首先掃到臺風尾的正是孱弱的中小企業。而在臺州,以1萬噸至3萬噸噸位的中小船只為主,被冠名為全球最大中小船舶制造業基地。
臺州造船業在2008年達到高峰期,當時臺州造船廠全部船臺爆滿,從業人員有7萬人之眾。不過現在,這個數字更像是個美好的回憶。
一位不愿具名的船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是按照訂單生產完了,船東對要接收的新船會以各種理由要求延遲交船、更改船型或者延期付款。這樣一艘船每個月養護都是一大筆開支。”
浙江另一個中小船廠密集的城市樂清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樂清市船舶工業協會工作人員張茴琴介紹,樂清現有造船廠23家,有8家企業處在停工狀態;而有的企業手上僅有一艘船的制造任務,距離停工并不遙遠。
浙江臺州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金文林表示,2011年臺州100多家船廠大約四成都沒接到新訂單。“靠吃余糧,大部分只能撐到今年下半年。”
近日,日美等多個國家的大型造船廠紛紛宣布將縮減或退出造船業務。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張靜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放棄造船業務,說明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這部分業務是不被人們看好的。”
“情況比較好的是舟山,舟山有5、6家大企業,掌握著當地80%的訂單。”張茴琴介紹,不過“兩極分化嚴重,中小船廠面臨的也一樣是沒訂單和停工”。
怎樣把船賣掉,是現在船廠的頭等大事。有記者在同樣船廠密集的舟山想找船企老板,但發現撲了個空。船企老大們正找船東、跑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