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拆船法案或早于香港公約實施
2012-12-11 17:06:04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歐盟新拆船法案已提交歐盟議會審議。從進程上看,該法案極有可能早于《2009年香港國際安全與無害環境拆船公約》(《香港公約》)實施。為此,中國拆船協會會長謝德華建議我國拆船企業未雨綢繆,做好有關專業人才方面的準備,更多地了解船舶危險廢物處理過程,以迎接歐盟新拆船法案的挑戰。
中國拆船協會與我國部分拆船企業相關負責人近期應邀赴歐洲先后訪問了德國勞氏集團總部、歐盟委員會、歐盟議會、德國交通部、非政府組織(NGO)、德國船東協會和挪威船東協會,就歐盟新拆船法案中有關適用范圍、拆船廠的必要條件和授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考察了德國船舶和危險廢物處理機構。謝德華介紹說,歐盟委員會環境總署已經注意到包括我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意見和建議,并將適當調整新拆船法案的有關條款;對于我國提出的“船東和拆船商共同履行社會責任是實現綠色拆船的重要前提”,歐盟議會有關專家顧問表示贊同。他同時指出,歐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新拆船法案的審議,其極有可能早于《香港公約》實施,這對于我國拆船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據了解,國際海事組織(IMO)于2009年5月在中國香港召開的“安全與無害環境拆船國際大會”通過了《香港公約》。該公約是為有效解決與拆船有關的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風險問題,并同時考慮到海上運輸業屬性和需要,保證營運壽命已終止的船舶順利退役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歐盟新拆船法案是基于《香港公約》制定的,但部分條款可能比《香港公約》更嚴格。無論是《香港公約》還是歐盟新拆船法案,都要求拆船廠須按船舶的實際情況和有害材料清單(IHM)制定拆船計劃,說明每艘船的處理方法,而且拆船計劃應翻譯成英語、法語或西班牙語。謝德華解釋說,現有船舶有害物質包括有害液體、殘渣和沉淀物,含有如鉛、汞、錫和六價鉻等重金屬的物質或物體,高度易燃、導致毒性物質釋放的油漆(產品庫 求購 供應)或涂層,石棉和含有石棉的材料,鹵素滅火劑等。由于這些物質種類繁多,導致制定IHM的工作量很大,而從實際情況看,船東不大可能承擔這一工作,所以制定IHM以及詳細的拆船計劃只能由拆船企業完成。此外,由于被拆解的船舶涉及油船(船型 船廠 買賣)、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汽滾船等船型,每艘船的噸位、艙室布置等各具特點,這就要求拆船企業必須擁有相關的專業人才來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在歐盟新拆船法案生效前,歐盟會及時發布有關信息,因此及時了解該法案的最新進展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對于拆船企業來說非常重要。”謝德華指出,與我國相比,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拆船大國以及土耳其這樣的地跨歐亞的拆船國家具(產品庫 求購 供應)有先天的語言和地理優勢,信息獲取會更及時,反應會更迅速,從而很快達到歐盟要求。反觀我國拆船企業,擁有的外語人才極少,信息獲得不及時,在資訊方面劣勢明顯。他強調,雖然歐盟會及時將新拆船法案的有關動態信息發給中國拆船協會,協會也會請專門的人員跟蹤、翻譯,并將其及時傳達給國內各拆船企業,但這樣做遠不如企業積極主動去獲取相關信息所產生的效果好。
歐盟新拆船法案規定,掛歐盟旗的船舶只能在獲得歐盟認證的拆船廠內拆解。對于我國拆船企業來說,由于在綠色拆船方面已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只要能獲得歐盟的認證,未來就能獲得市場商機。謝德華表示,借此次訪問歐洲之機,我國拆船業與歐洲各方就發展綠色拆船的事宜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同時向他們介紹了我國在發展綠色拆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為今后進一步加強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謝德華最后強調,這次歐洲之行特意組織大家考察了德國漢堡HOG船舶油污水處置和ALBA柏林危險廢物分類處理機構,了解了廢物處理流程和工藝,并就油污水處理(產品庫 求購 供應)和危險廢物分類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專業交流。歐盟有關各方很關注中國拆船企業在處理危險廢物方面的情況。雖然在我國船舶危險廢物是由其他行業企業專門負責處理的,但拆船企業也應更多地關注這個過程,了解危險廢物的去向和處理方法,這樣才能在國際上更好地展現我國拆船業的綠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