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中國船東協會:勿盲目投放運力
2011-12-12 09:02:52   來源:中港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今年以來,雖然世界經濟形勢有恢復向好的征兆,但歐美金融債務等危機的蔓延,使世界經濟復蘇態勢放緩。受其危害最深的莫過于國際航運業。就我國航運業而言,據有關機構統計,上半年,我國航運業整體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144%。對此,中國船東協會提出,航運企業要認清形勢,不盲目投放運力;從自身挖掘潛力,加強行業間精誠合作共同應對,不能等、靠、要;加快企業間的資源結構調整和重組;把守法經營、遵規經營、誠信經營放在一切經營活動的首位;呼吁政府加強航運市場宏觀調控和提高行業準入標準。
今年航運市場持續低迷
最近,許多有影響的業內專家和學者針對歐美經濟形勢的惡化,紛紛表示了對國際貿易和全球航運業的擔憂。他們認為,由于美國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經濟發展前景不佳,金融和債務危機沉重打擊了歐洲經濟發展,加之日本受地震海嘯的襲擊,經濟重振有待時日。因此,2011年的航運市場持續低迷。
今年以來,國際三大航運市場的運價指數均持續下滑。9月15日,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為1907點,截至9月15日,2011年BDI均值為1400點,較去年同期均值下跌了52%。波羅的海原油指數,2011年均值為782點,較去年同期均值下跌了15%。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2011年均值為1012點,較去年同期下跌了11%。此外,我國12家上市航運企業,2011年上半年凈利潤總和虧損27.8億元。A股10大虧損企業中,航運企業就占了4席。
以上數據表明,今年以來,國內外航運市場正處在下滑和低迷的狀態。中國船東協會建議,航運企業要密切關注航運市場的波動與變化,積極應對低迷市場給企業帶來的沖擊,千方百計把企業損失降到最低。
何以應對航運市場不利形勢
從當前國內外航運市場表現的狀態看,對航運企業是不利的,一是運力過剩。據克拉克預測,2011年世界海運需求量為88.4億噸,同比增長5.6%,盡管需求量有所增長,但由于運力投入過多,加之2011年全球手持造船定單達4.7億載重噸,其占現役運力的比重達33%,從而使航運市場的運力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二是我國一些經濟指標出現了環比下降趨勢,外貿進出口額增速開始減緩,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PMI指數出現下滑,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所回落。這一切都將對我國的航運業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各航運企業只有認清形勢,做到未雨綢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避免盲目投放運力,做到有收有放,從容應對。
中國船東協會認為,面對當前的困難,航運企業應積極主動的從自身挖掘潛力,加強行業間精誠合作共同應對,不能 “等”政府支持、“靠”政府幫助、“要”政府政策。要全面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趨勢及航運市場的走向,研究制定切合本企業實際的經營方略,積極主動參與競爭,尋求商機,爭得和拓寬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
中國船東協會建議,航運企業要擺脫當前困擾,其中最重要的舉措是加強航運企業之間、港航企業之間、航運與貨主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取長補短,信息共享,實現企業間的資源結構調整和重組,構建合作聯(合)盟機制,走強強聯合、強弱聯合之路。與此同時,各航運企業要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鼓勵和支持下,淘汰老舊船舶,優化船舶結構,通過技術更新、低碳改造、管理進步及信息化建設等,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這是航運企業擺脫困境的最佳選擇。
呼吁政府加強市場調控
據有關資料表明,由于歐美日經濟的復蘇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國際貿易仍顯疲軟,國際航運市場正處低迷,加之船舶運力供大于求,未來一到兩年內航運市場將難以快速發展。鑒于這一狀況,中國船東協會呼吁政府加強航運市場宏觀調控和提高行業準入標準。
中國船東協會建議,為保障水路運輸安全暢通,對航行擁擠的特定水域和航線,以及運力嚴重過剩的散裝液體危險品運輸市場,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決定或者批準采取暫停水路運輸經營許可、暫停增加船舶數量的特殊調控措施。采取特殊調控措施時,應當符合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事先公開征求意見,并提前向社會公告采取措施的水域、航線、市場的范圍和期限等事項。為保障運輸安全,保護水環境、節約能源、提高航道和通航設施利用效率,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制定并實施新的船舶技術標準,對不符合新標準但尚未達到報廢船齡的營運船舶,通過采取資金補貼等措施,引導、鼓勵經營者進行更新、改造;可以根據需要對船舶實施強制淘汰,但對船舶所有人給予一定補償。此外,申請從事水路運輸業務經營資格的,應有與其申請經營的運輸業務范圍和船舶規模相適應的海務、機務管理人員,以及一定比例的高級船員。
中國船東協會認為,無論當前航運市場如何低迷,面臨的困難多么巨大,都只是暫時的,因為航運業是永遠存在和無法被替代的。協會有責任、有義務幫助航運企業維護合法權益,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映航運企業的合理訴求,搭建航運企業間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促進航運企業的合作共贏。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協調下,只要我們制訂出克服困難與危機的措施、方法,強化同行之間以及與相關行業之間的合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就能走出低谷,邁向興旺發展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