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解讀
2014-01-02 09:26:4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企業排名繼續下滑
作為整個航運業的核心,航運企業2013年依然受到行業低迷影響,業績虧損家數有所擴大。這也影響了投資者對航運企業的熱情,導致市值縮水。
根據截至2013年10月31日的三季度財報,在中國大陸上市的11家航運企業凈利潤虧損共計約66.94億元。除從事液體瀝青、液體化學品等特種貨物運輸的中海海盛盈利0.78億元之外,其余10家企業皆為虧損。
2012年虧損95億元戴上ST帽子的中國遠洋,在2013年瘋狂變賣資產的情況下也未能實現扭虧。2013年前9月,中國遠洋實現營業收入460.83億元,同比減少14%;凈利潤虧損20.34億元,虧損額同比減少43.68億元,同比下降68%,其中三季度虧損10.44億元(2012年同期為15.31億元),虧損額稍有減少。持續的虧損使得中國遠洋的市值較2012年同期縮水85.19億元至326.37億元,下降20.7%,排名下降兩位至第8位。據了解,中國遠洋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依然是受干散貨業務的拖累。作為中國最大的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運營商,中國遠洋在2013年前三季度完成干散貨運量5080.6萬噸,同比下降9.5%,其中國際航線貨運量同比減少7.8%至13462萬噸。
靠變賣資產于2012年年底勉強扭虧的另一家中國集運業巨頭中海集運,2013年依然深陷虧損泥潭。其2013年前9月實現營業收入248.14億元,同比微增0.87%;凈利潤為虧損16.7億元,同比大降475.87%,EPS為-0.14元。其中,2013年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57億元,同比下降3.47%;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4.04億元,同比大降140.76%(2012年同期為盈利9.91億元)。這使得中海集運2013年的市值縮水3億元,排名由2012年的第9位跌至第10位。
2012年盈利的東方海外國際2013年可能重回虧損,其2013年前9月集裝箱運輸業務收入同比下跌6%至42.08億美元,貨運量則同比下跌1.3%,其中三季度集裝箱運輸業務收入為14.36億美元,同比下跌10.1%,平均每TEU的收入同比下跌。這使得東方海外國際的市值縮水59.62億元至193.6億元,排名由第11位下降至第12位。
中海發展2013年的業績嚴重下滑。其2013年前9月實現營業收入81.72億元,同比減少3.7%;凈利潤虧損11.95億元,同比下降197%。其中,三季度凈利潤虧損2.47億元,同比下降372%,創下近年來三季度最差業績。中海發展在2013年三季報中表示,預計全年業績虧損,這將是中海發展上市12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但是中海發展的市值沒有因為糟糕的業績而縮水。根據榜單,其市值比2012年增加22.49億元,但排名維持第13位。
其他航運企業的市值縮水與名次下跌則更為明顯,長榮海運的市值縮水2.2億元,排名由第14位跌至第16位;2013年前三季度虧損2億元的招商輪船市值縮水5億元至113.77億元,排名由第16位下降至第18位;萬海航運由第23位下降至第30位;中遠航運由第29位下降至第35位。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的航運企業排名都出現下降,2013年上半年實現盈利8551萬美元的中外運航運被投資者看好,市值增加30億元至91.76億元,排名由第30位大幅躍升至第23位。海豐國際則由第36位上升至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