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與南海艦隊編組訓練
2014-01-03 08:30:24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遼寧號航母與南海艦隊編組大型戰斗群
昨天上午,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順利完成為期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試驗和訓練,返航靠泊青島某軍港。其間,首次組織了作戰系統綜合研試,首次組織了以遼寧艦為核心的編隊航行訓練,達到了預期目的!
完成100余項試驗訓練課目
遼寧艦自2013年11月26日從青島某軍港起航首次赴南海海域試驗訓練以來,試驗任務指揮部嚴密組織,科學指揮,全體參試官兵攻堅克難,連續作戰,相關試驗訓練內容均按計劃順利推進,先后完成了母艦在高海況條件下的艦艇運動參數、艦體結構應力、艦載機系留載荷測量等總體適航性試驗,深水條件下航速測量,以及近似實戰條件下航母作戰系統感知能力,指揮能力,目標指示能力,綜合通信、導航(產品庫 求購 供應)、氣象保障能力,空域管理能力等100余項試驗和訓練課目,作戰系統、動力系統及艦艇適航性能等各項戰技術指標得到進一步驗證。
海軍相關部隊出動了多個型號的飛機、水面艦艇和潛艇,有效配合了試驗,同時帶動了部隊實戰化訓練。據悉,遼寧艦后續科研試驗和訓練工作將根據進展情況確定。
>>專家解讀
遼寧艦戰斗力需繼續磨練
航母專家李杰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說經過了本次南海訓練就體現了我國航母遼寧艦的戰斗力,具體戰斗力的體現應該等到遼寧艦能夠單獨出去完成作戰任務才能了解。“只能說目前我國航母編隊的訓練,還在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需要到更多的環境,更寬廣的海域訓練,不停地進行摸索,再進行改進”。
李杰認為,遼寧艦在驅護艦的伴隨下赴南海訓練,不僅標志著威懾力的提高,也是“融合”的表現。只有航母本身融合、艦機融合、航母與周圍護航艦融合,編隊才能真正形成一體。李杰稱,航母編隊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通過從北部海域到南部海域展開訓練,在不同的環境中、在與他國出現的具體事件中發現問題,才能不斷提高,為下一代航母的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核動力應是航母發展方向
外界一直對中國國產航母的建設高度關注,中國國防部也多次表示,中國不可能只擁有一艘航母。由于遼寧艦是從舊航母改裝而成,李杰表示,中國改裝航母,既有創新,也有對過去理念和設計的延續,在仿制和修復等過程中,逐漸掌握航母建造與運用的規律特點,充分借鑒他國理念和工藝,然后構建中國自己未來的航母,將各個方面的優勢都集中到下一代新型航母上。
具體而言,李杰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核動力應該是中國未來航母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航母噸位也將會朝著比較大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