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涉足航母產業鏈
2013-09-11 08:28:32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重工此次將注入超大型水面艦船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產,確實讓市場驚喜,這無疑是我國軍工業資產證券化的里程碑事件。而其深層次背景,是以航母裝備為核心的,我國海軍裝備升級換代的迫切需求。其中蘊含諸多投資機會,一些為航母配套的公司都有望借機得到新一輪發展。
上證報記者采訪相關人士獲悉,航母制造主要還是由原六機部旗下相關公司進行配套,上市公司則主要包括中船集團旗下的中國船舶、中船股份、廣船國際(位置 評論 新聞)以及中國重工的兄弟公司風帆股份。
據東方證券研究報告,按照受益程度來看,船舶制造、飛機及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制造是受益于航母最大、上市公司價值提升最明顯的板塊。航母及編隊艦艇占航母產業鏈價值的三分之二,航母建造主要是由國家的兩大船舶集團來完成,因此船舶工業的國家隊受益空間巨大。
查詢歷史資料可知,兩大船舶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原本都屬于第六工業機械部,改制成公司后內部稱為“南方公司”(即中船集團)和“北方公司”(中船重工)。“事實上,在一些重大項目上,兩個公司仍然是通力合作。”知情人士向記者介紹。
航空母艦顯然是重大項目,據前述人士介紹,為了這一重大工程,兩大造船集團將充分調動一切資源,旗下公司幾乎都有參與配套,包括幾家上市公司,如中船集團旗下的中國船舶、中船股份、廣船國際,以及中船重工旗下的風帆股份。“風帆股份主要是提供電池,這個用量非常大。”該人士透露。
除了航母及相關艦艇的建造,艦載機產業也是最被看好的板塊,目前涉足艦載機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航飛機、哈飛股份、洪都航空,其中洪都航空生產的出口型獵鷹L-15教練機,被認為有望改進用于首艘航母艦載機訓練。另外,貴繩股份曾透露具備生產航母纜阻索的能力。
航母的建造是一個異常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行業和公司眾多,據券商研究員分析,僅高端材料制備方面,寶鈦股份、中航三鑫、中航重機、寶鋼股份等公司都可能參與,而航天電子、中航電子等則有機會參與電子系統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