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艦船風云 > 正文

中國引進瓦良格號航母內幕

2013-09-05 08:04:53   來源:南方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

“瓦良格”(Varyag)號是一艘中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外形高大威武,是典型的蘇式艦艇風格。

 

編者按:對外軍購向來是涉及政治、外交和軍事多種關系的敏感事項,尤其重大軍購項目背后,往往隱藏極其艱苦的談判拉鋸和復雜多變的操作手法。絕非一則消息看上去那樣簡單和順理成章。

南方周末采訪多位當年參與瓦良格艦項目的軍方、企業人士和外交人員,詳盡還原瓦良格號駛向中國的艱難之旅,從中即可窺見重大對外軍購的秘密。

“在所有去中國的‘慢船’中,瓦良格號一定是最慢的之一。”2001年7月,路透社記者博爾頓這么寫道。

“慢船去中國”是句西方諺語,比喻世上最漫長的路途。博爾頓寫下這句話時,瓦良格號已在黑海被困整整一年,無法通過土耳其海峽。對這艘前蘇聯時代的航母而言,來華路上遇見了太多考驗——土耳其的阻撓、愛琴海的風浪以及充滿變數的航道——直到2002年3月,銹跡斑斑的瓦良格號才割破濃霧,駛入大連港。

從烏克蘭到中國,預計60天的航程最終走了627天;如果從1991年瓦良格號進入中國海軍的視野開始算起,這段包含無數討價還價反復拉鋸的特殊“買賣”花費了11年。

2012年,還是在大連,由瓦良格號改建而成的“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成為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當年11月,殲-15在嶄新的中國航母上起降成功。

如果上溯至解放軍首次組織航母專題論證的1970年,航母進入中國海軍序列的歷程超過40年。

和銹跡一同被時光吞噬的,是漫長復雜的論證、研討、爭取和堪稱戲劇化的購船過程;考慮到航母項目的特殊性,親歷者們大多沉默已久。隨著“遼寧艦”揭開面紗,多位曾助力航母來華的幕后人物首次接受南方周末詳細采訪,共同講述這個“慢船來中國”的故事。

中船重工半路接手

這是購買瓦良格的過程中,中國方面第一次集中動員國家力量介入

“我想起了當年無數次來到伊斯坦布爾——與中方代表商討、向土耳其政府申請通過海峽許可的日子。”年過花甲的迪莫曼斯(Joop Timmermans)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于ITC(荷蘭國際運輸合約公司)來說,(拖運)瓦良格號是一項既有趣又極富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時隔多年后回頭去看。”

1999年5月,當ITC旗下的SABLE CAPE號拖船(船型 船廠 買賣)抵達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時,迪莫曼斯正是公司總經理。ITC從此與瓦良格號的命運捆綁在一起,而推動瓦良格號順利完成航程,也成為迪莫曼斯此后近3年的主要任務。

事情似乎從開始就不太順利。SABLE CAPE號靜候了6個月后,ITC與瓦良格號買主、澳門創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下簡稱“創律”)的合同被取消了。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1998年創律買下瓦良格號后,發生資金問題,影響到了船只歸國。僅是停在船廠接受代管的每天5000美元費用就令創律方面無法承受,正考慮將它轉手賣給韓國、日本等國。

得知這一情況后,有關部門拘留、控制住了所有經手人員,將船沒收。在國務院專門召開的會議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簡稱“中船重工”)接下此船,并擔負將其運回國內的任務。而外交部駐土耳其大使館也在此之后開始介入,擔負通過海峽的一系列外交協調任務。

據可靠消息稱,當時中船重工方面仍希望對這艘未完工的航母進行商業改造。

但無論如何,這是購買瓦良格的過程中,中國方面第一次集中動員國家力量介入。在此之前,技術論證和現場考察雖由中國軍方組織,但在前臺擔任購船任務的始終是“澳門創律旅游娛樂公司”。(詳見《論爭航母:曲線航行四十年》)

2000年4月,在看過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等人的交代材料后,時任中船重工下屬大連造船廠副廠長的唐士源帶著廠里的俄語翻譯、引水員去烏克蘭協商、簽訂購買合同,實際上接手了瓦良格號。

事件緊急,手續都是特事特辦——辦理護照只用了3天,引航員的海員證直到登機前才拿到——4月22日出發前,三人花了1萬多元現金,臨時采購了大到攝像機、小到手電筒、食品的各類物資。

隨后,他們來到尼古拉耶夫船廠,第一次登上瓦良格號。此時的巨艦兩側都已成了海鷗的棲息地,船上四處可見海燕窩——上世紀最后十年間,這艘中止建造的巨艦只挪過兩次,一次是轉換碼頭,另一次則是被臺風刮跑。

船的大軸已被焊死,海底門被偷走,不少電纜(產品庫 求購 供應)都被割走賣錢,幸好通海(產品庫 求購 供應)門、錨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錨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螺旋槳(產品庫 求購 供應)、動力系統都在。

中國考察者們知道,船廠工人大多對瓦良格號懷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一切準備工作都需低調進行。他們自己動手,將船上缺閥門的地方都封死;把通過索要、有獎征集方式弄到的大批圖紙都藏在下層倉庫,隨船運回國。

至此,瓦良格號做好了離開烏克蘭的全部準備。

2000年6月14日,ITC旗下的SUHAILI號拖輪拖帶著這艘已拆除武器和動力系統的航母駛離尼古拉耶夫港,進入黑海,名義上仍為創律公司所購船只、將用于改造娛樂平臺。唐士源等拒絕了廠方舉辦告別活動的提議,在碼頭上將船送走后,就坐飛機回了國。

ITC方面當時預計,60天左右可將瓦良格號拖至中國,可啟程3天后,6月17日就在土耳其遇到了障礙。

土耳其海峽(也稱黑海海峽)是黑海向外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組成,是地球上最繁忙的航路之一,也是航母來華的必由之路。

瓦良格號在拖帶下欲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土耳其政府攔阻,并被命令退回黑海,開始了此后五百多天在黑海上的徘徊。

“根據1936年蒙特利爾海峽公約,土耳其對這段海峽享有主權,商船可以自由通航,但涉及大型軍艦,必須向土耳其方面申請,否則不能通航。”時任中國駐土耳其大使姚匡乙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1998年左右,創律就曾與土耳其方面協商通過事宜,遭到拒絕,但徐增平等人未在材料中提及,使得巨艦回國遭此一劫。

2000年11月中旬,僵持近5個月后,姚匡乙接到國內明確指示,要求他全面介入瓦良格號通過海峽一事,“指示很明確、很堅決,意思說,這次主體是企業,但由中國政府出面,要我盡量采取措施,盡快使瓦良格號通過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