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浙江造船業一線暗訪

2013-06-13 17:26:2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今年市場情況比往年好不少,若要訂船的話,就要趁早,很多船廠的船臺已經滿了。”年初開始,浙江南部某地的船舶經紀人小金(化名)就忙碌開了,“客人一波波的來,電話(產品庫 求購 供應)也是響個不停。”小金表示,他明顯感覺到從各地來當地看船的船東比前兩年多了不少。

而在此前,“浙江沿海船廠今年的小船訂單好像很多”的說法就已經在上海的船舶經紀人圈子里流傳。然而,這卻與人們印象中“即將出現大規模倒閉潮的東南沿海中小型造船廠”的判斷出入甚大。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受到這波造船業寒流沖擊的浙江南部某地的船廠,已經有80%以上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真正從事生產的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而業內人士據此推測,在這一輪危機中,該地將有50%以上的船廠倒閉或被兼并重組。

一邊是嚴峻的行業形勢和業內的擔憂,一邊是正逐漸解凍的新訂單。當地造船業的現狀究竟如何?是市場全面復蘇的前兆還是曇花一現的偶然現象?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以助手身份,隨同一位船東對該地船廠較為集中的幾個區鎮進行了調研。

在浙江南部某地6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散布著近百家大大小小的船廠。自2003年開始,當地以其優越的岸線資源、雄厚的民間資本加上豐富的造船經驗,迅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中小船舶建造基地。

“那幾年真是好光景啊,在2007年和2008年的高峰期,當地船廠的船臺全部爆滿,從業人員7萬多,不論你資本是否雄厚、技術如何,只要能造出船來,都能賣上好價錢。”當地的一家船廠老板說道,“當時很多做(產品庫 求購 供應)門的、軸承(產品庫 求購 供應)的、房地產的、服裝的,甚至農業合作社都以參股的形式加入到造船大軍中來。”

火爆的市場下,大膽而聰明的當地商人開創了一種“商品船”模式。與普通的接單造船不同,所謂的“商品船”就是船廠用自有或籌集的資金,按照市場需要自行設計并建造船舶,一開始自己采購原材料,鎖定成本,船造好后,再以時價在市場上出售整船。“這種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船廠的產能,不必再等訂單,雖然風險很大,但利潤也更高,普遍超過50%,如一艘2000多萬元的船舶可能一年后就漲到3000萬元。”一位當地船廠負責人感嘆,“當時誰也沒想到,船還有賣不出去的一天。”

據了解,在最高峰時,該地全市募集的造船資金達到200多億元,一座船臺的月租金被炒到100萬元。2008年當地造船完工量達到378萬載重噸,產值超過165億元。

然而,這種盛況在2008年下半年戛然而止。

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航運市場陷入低迷,當地造船業也遭受重創。2011年后,隨著訂單急劇減少,船廠已由此前的“接單難融資難”演變成了“生存難”。

據當地官方統計,2011年,區域內船廠新接訂單下降52%;2012年,全市造船完工量不到100萬載重噸,僅為2008年時的1/4。當地海關的數據則表明,2012年本地區出口船舶42艘,同比減少24%;出口貨值3億美元,同比下降40%;船舶制造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5.7%,更突出的是其中一個縣級市去年出口船舶僅6艘,出口額同比下降99.8%。

去年6月,因身陷3億元債務,當地最大的出口船舶企業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該企業的情況在當地不是特例,據當地人知情人表示,當地的船廠目前10家里能維持開工的不足3家,大多數都已停產停工。

不過這位當地人也表示,該地船廠與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很多船廠本身就是在灘涂上建造簡易船臺設施,有訂單的時候,買些材料招些施工隊進場就能開工,沒訂單的時候,就遣散施工隊,把工廠大門一鎖就行了。

而對當地船廠造成真正打擊的,是那些前些年船廠自己造的,而又賣不出去“砸”在手中的商品船。“以一艘入級BV的3.5萬噸級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為例,2008年最高峰時能賣到3.1億元,2011年底大概能賣到1.7億元,現在可能不到1.5億元,相當于成本價還要打個6折。”

一船廠的合伙人兼總經理訴苦道:“2008年我虧得很慘,個人投資8000多萬元造了一艘1.8萬噸級散貨船,后來這艘船賣不掉,只好以50%的股權作價415萬余元賣給一位朋友。他用這艘船運貨,但基本不賺錢,也沒有給我分紅。如果算上利息損失更大,按一分利算,一個月僅利息就要損失4萬元,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但是,此地船廠的土地使用成本或者很低或者已經在前期攤薄甚至收回,籌集的資金成本由于多來自親朋好友或當地居民,按當地民間籌資存在普適的游戲規則,一般不會出現擠兌和逼債的情況,借貸雙方都很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個利益共同體。所以,即便千壞萬壞通常也不會發生真正意義上的破產倒閉清算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