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威海船廠有限公司(原山東省威海船廠)始建于1951年,現擁有4500多名員工、500余名科研人員、140萬平米陸域、165萬平米海域、1844米碼頭岸線、一座5萬噸級船臺、兩座10萬噸級船塢,可修造10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
公司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為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2008年,被山東省認定為行業技術中心;2009年被列為省級重點工業企業。
近幾年來,公司抓搶全球造船業產業轉移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戰略機遇,對外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批量承接訂單;對內大力實施“科技興廠”戰略,不斷更新技術裝備,助力企業膨脹生產規模和效能。公司先后投資引進12米彎板機、500噸數控肋骨頂彎機、400噸龍門吊、800噸龍門吊等大批造船設備,及大型數控切割機、鋼板拋丸預處理線、涂裝工場等先進設施。同時,為增強自主創新和開發能力,以威海市船舶工業協會為協調單位,公司作為主要承擔單位,聯合黃海造船有限公司、乳山市造船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船舶應用技術研究所組建成立了集產品研發、工藝創新、生產、檢測和試制一體化的省級行業技術中心,充分提供船舶修造業技術服務,領軍山東船舶行業發展方向;為積極引進國際造船業先進的技術設計理念,研發船舶核心技術,打造專業設計團隊,2006年4月,公司與芬蘭德他西格瑪公司合資成立了山東德他馬林海事工程有限公司,依托對方在船舶設計方面的世界領先優勢,拓展船舶制造設計業務。公司現有的160名設計研發人員,通過引進造船界目前最先進的TRIBON軟件系統,在策劃和設計中體現殼、舾、涂一體化的現代造船技術,陸續為公司完成3000噸油船、1300TEU集裝箱船、3萬噸散貨船、9.25萬噸散貨船等船舶生產設計。在滿足本公司船舶生產設計需求的同時,承接國內外市場研發、設計業務,先后為芬蘭Deltamarin公司、山東百步亭船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客戶提供了高質量設計服務。
為不斷適應參與國際化競爭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以“打造全省總裝造船生產基地”為目標,以“加快建立現代造船管理模式”為統領,圍繞“造船總裝化、服務社會化、配套本土化”三大戰略,廣泛運用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大力發展船舶配套企業,延伸并拉長了產業鏈條,總裝造船體系日趨完善。
2006年,公司與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等合資組建威海濟鋼啟躍船材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投資組建了山東新船重工管舾裝制作有限公司、山東新船重工船用鋼質舾裝件制作公司等配套企業,初步形成船舶工業配套產業群,有效地拉動了周邊造船企業及相關配套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威海高端產業聚集園區的“排頭兵”,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制造業基地,邁出了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