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船中心“啟明星”系列——31.9萬噸氨預留超大型原油船命名
2025年11月4日,由中船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船中心”)自主研發設計的“啟明星”系列31.9萬噸氨預留超大型原油船在北海造船碼頭隆重舉行命名儀式,兩艘巨輪"ATREBATES"和"EBURONES"的正式亮相,標志著民船中心首次在超大型原油船設計領域取得了突破。


新船命名人Catharina Scheers女士、Gudrun Janssens女士,比利時駐中國大使館大使Bruno Angelet,CMB.TECH公司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Saverys,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李京光,江蘇安德福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南京盛航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席李桃元,中國進出口銀行總經理助理劉敏杰,ING銀行常務董事Bram De Bryne,ABS 船級社大中國區高級副總裁Ezekiel Davis,中英船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常務董事Arunava Sengupta,Evangelos Kartimpelis,BRS公司合伙人Wilhelm Steien,中船貿易船海業務二部總經理張大蕾,北海造船董事長歐傳杰、總經理羅樂、高級專務楊樹振、總經理助理尹海軍等單位領導嘉賓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核心參數拉滿:適配全球航線的硬實力
該款VLCC在尺寸、性能和合規性上均達到國際主流水平。船舶總長339.50 米、型寬60米、型深30.30米,結構吃水22.50米,設計航速14.5節,入級美國船級社(ABS),能順利適配全球主要原油運輸航線的港口與航道要求。市場認可度也已得到驗證,國際知名船東EURONAV已下單5艘。首制船于2024年9月開工,2025年10月試航成功,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或超出原指標要求。本船出廠即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Tier III排放標準,配備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同時,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到三階段嚴苛要求,能幫助船東長期規避政策合規風險。

氨燃料預留設計:降低未來轉型成本
這款VLCC 的一大亮點是氨燃料預留設計,船舶提前預留了兩個6000立方米氨燃料儲罐空間,還配套預留了發動機基座、燃料輸送管路接口及控制系統布線。本船型如需要,后續改造僅需30天內就能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改造成本僅為傳統方案的30%多。
此外,預留設計能無縫對接WinGD等主流廠商的氨燃料二沖程發動機,不需要對船體結構進行破壞性改造,兼容性十足。本船設計讓船舶不用被動改造,而是提前具備適配氨燃料的基礎條件。在需要時船東能快速完成轉型,既避免因不合規面臨運營限制,更不用在政策窗口期扎堆改造、增加額外競爭成本,為長期運營提供穩定保障。
減排效果顯著:從高效到零碳的跨越
切換為氨燃料后,這款VLCC的環境效益十分突出。參考同類氨燃料船舶數據,其碳強度指標(CII)能穩定達到A級標準,意味著碳效率躋身全球前10%,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中可享受額外政策優惠。
若使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綠氨,船舶全生命周期可實現凈零碳排放。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燃油船排碳的問題。在污染物控制上,氨燃燒不會產生硫氧化物(SOx)和顆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比傳統燃油船降低95%以上,完全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對全球硫排放的嚴格限制,船東不用再擔心因為污染物排放不合規,產生額外成本或運營風險。
全球市場意義:中國方案的產業價值
從打破韓國船廠在高端VLCC市場的壟斷,到帶動國內配套產業實現技術突破與成本優化,再到精準銜接未來綠氨產能、為零碳航運鋪路,民船中心這款VLCC不僅是油輪市場上的標桿之作,更展現了中國造船業在全球航運綠色轉型中的實力與擔當。隨著后續船舶陸續交付,它將持續為全球原油運輸注入“中國綠色動能”。
為你推薦
中威公司與中山大學合作推進水翼船技術研發與船型性能優化
近日,在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海匯”平臺的支持和對接下,中山大學與珠江船務旗下廣東中威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威公司”)簽署多項科研合作協議。...
2025-10-30 08:21:29
邁向國際市場!新加坡船企推出全電動貨船
新加坡綠色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Yinson GreenTech已經對外披露了其下一代全電動貨船——Hydromover 2 0,并且簽署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將在阿聯酋部署這種貨船。...
2025-10-27 08:32:04
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簽署埃及尼羅河新能源游輪設計合同
10月23日,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尼羅河豪華游輪設計合同,這一合作不僅標志著中國船舶設計技術與服務成功叩開北非市場大門,更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埃深化科技交流...
2025-10-23 20:54:45
2030前亮相!燃料電池與碳捕集系統打造未來郵輪
法國工程專家GTT已經和Bloom能源及Ponant Explorations集團合作,共同開發一種集成的能源系統,將基于LNG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與船舶碳捕獲相結合,旨在明顯減少未來游輪運營的船上排放。...
2025-10-22 08:39:00
超越雙燃料!風力輔助推進LNG船設計獲批準
近日,HD現代重工開發的搭載4套風力輔助動力裝置“Wind Challenger”的LNG運輸船設計獲得英國勞氏船級社(LR)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2025-10-14 12:52:00
全球最高效!新一代LCO2運輸船設計發布
在今年6月舉行的2025挪威海事展(Nor-Shipping 2025)期間,中集集團關聯企業——挪威領先的船舶設計公司Brevik Engineering對外披露了液態二氧化碳(LCO& 8322;)船設計的一個突破,推出了迄今為止最高效的50000立方米低壓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
2025-10-06 08:26:57
新一代“天狼星”——32.5萬噸甲醇雙燃料礦砂船正式開工
9月29日,由中船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即民船中心,以下簡稱CSDC)& 8204;自主設計的“天狼星”—32 5萬噸GuaibaMax型甲醇雙燃料超大型礦砂船& 8204; & 8204;首制船在北海造船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在綠色智能船舶領域再攀高峰!...
2025-09-30 12:28:53
生成式AI遇上3D打印!英國開發新一代CTV
作為全球首款用于船舶設計的生成式AI工具開發者,總部位于倫敦的深度科技公司Compute Maritime近日牽頭負責英國政府資助的 GenDSOM 項目,目標是利用生成式AI與增材制造(3D 打印)技術開發新一代人員轉運船(CTV)。...
2025-09-30 08:30:03
跨國聯合研發!氨‒氫燃料電池動力油船設計出爐
三星重工9月24日表示,該公司聯合海內外海事企業及機構開發的氨& 8210;氫燃料電池動力原油運輸船獲得了法國船級社(BV)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2025-09-28 20:54:00
























